今天是今年燕子老師的最後一堂課,回顧暑假青少年戲劇營至開學後的家長課程,燕子老師試著用不同方式傳達相同的概念,在安全範圍內放手、陪伴孩子、看到孩子的優點,課程美其名為創意溝通,實為吸引家長來參與課程,從活動中感受到燕子老師所要傳達的概念,老師也推薦一本書《慢的教育》,有看大家可以找來看看。



今天體驗活動的主題是"鏡子",兩人一組,一位當主人,另一人是鏡子。首先,鏡子要跟著閉上眼的主人的一支手移動,距離只能有一個拳頭的間隔,如果主人碰到牆或即將會有危險,不可以用聲音或拉手警示,但可以碰肢體碰觸提醒;然後再交換角色進行體驗。第二段的主人與鏡子用雙手體驗,第三段則要主人與鏡子將雙手置於背後,以鼻子代替雙手。

↓鼻對鼻到躺在地板上了



在這體驗中,在角色選擇中,有人喜歡當主人,因為可以做想做的動作,也有人喜歡當鏡子,因為只要跟著主人走,什麼事都不用想;在單手與雙手中,有的主人認為雙手的發展空間較大,但有的家長因為個性關係,不論單或雙手或手置背後,動作幅度都不大,顯得放不開。這個體驗是以主人代表孩子,鏡子就是家長,家長常繞著孩子身邊打轉,有時應該放開手讓他們好好體驗這世界,家長只要在一般陪伴,遇到狀況時也不需急於提前警示或代為解決,可以讓孩子的感觀盡情去與世界接觸。


課程的最後也就是要交待上次的功課:做一件對自己好的事;麵線對大家來說是很平凡廉價的小吃,但對於家長而言每天忙於家計看似可有可無,偶爾吃一碗犒賞自己可是相當滿足呢!麥當勞或中價餐廳對一般人而言好像是再平常也不過的事,但對於聽障家庭而言,能吃到麥當勞冰琪淋已經很不錯,更不用提點餐的事,也許我們知道兒童餐或薯條加大,也許我們知道在西餐廳怎麼使用刀叉
,對於他們而言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的生活,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貧窮不應被低等看待,台灣社會文化應貴在體諒與尊重;在這兩個禮拜,聽障生媽媽帶著一家四口跟著報紙上的優惠訊息來到天母一家中價位的連鎖西餐,享受了一頓難得的美味,聽障生因此告訴媽媽:"媽媽,以後長大我在這邊工作好嗎?早餐吃這裏,午餐吃這裏,晚餐也吃這裏",聽起來不失童趣卻多了點心酸。



回應帶孩子到戶外體驗不同的生活
,燕子老師建議大家可以帶孩子到美術館去欣賞藝術作品,試著讓孩子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看法,在活動中,孩子可以藉此與人群接觸,增加刺激與體驗多元文化,對孩子而言是一輩子的記憶

在這一系列的親子創意溝通課程中,燕子老師以輕鬆的遊戲與活動而非嚴肅的上課方式進行,主要讓家長體驗親子溝通的確是可以很輕鬆的,在生活中除了教養之外也別忘了多多善待自己,因為情緒可是會影響到親子關係。(本系列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a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